微量元素铜偏高怎么办?铜中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

编辑于:2023年05月25日
微量元素铜偏高怎么办?铜中毒的症状和预防方法

微量元素铜偏高怎么办?铜中毒症状预防方法

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它参与多种生理过程,如血红蛋白合成、骨骼发育、神经系统发育等。但是,当铜的摄入过量或排泄障碍时,就会导致铜中毒。本文将介绍铜中毒的症状、原因和预防方法。

一、铜中毒的症状

1.急性中毒

急性铜中毒主要是由于误食含铜化合物引起的。轻度中毒症状包括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;中度中毒症状包括头痛、晕眩、出汗、心跳加快等;重度中毒症状则包括呼吸困难、昏迷、抽搐等。

2.慢性中毒

慢性铜中毒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铜或铜排泄障碍引起的。慢性中毒症状包括疲劳、头痛、失眠、食欲不振、腹泻、皮肤瘙痒、肝功能异常等。

二、铜中毒的原因

1.饮食

铜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物中的微量元素,但是过量摄入含铜食物会导致铜中毒。如动物肝脏、贝壳类海鲜、巧克力、蘑菇等。

2.水源

某些地区的饮用水中含铜量较高,长期饮用会导致铜中毒。

3.环境污染

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含铜废水、废气,如果不经过处理就会污染环境,使人体摄入过量铜。

三、铜中毒的预防方法

1.合理饮食

合理饮食是预防铜中毒的重要措施。应当适量摄入含铜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谷类等。同时,应当避免过量摄入含铜食物,如动物肝脏、贝壳类海鲜、巧克力、蘑菇等。

2.饮用安全水源

应当选择安全的饮用水源,避免饮用含铜量过高的水源。

3.减少环境污染

应当加强环境保护,减少工业废水、废气排放,防止环境污染。

4.及时治疗疾病

一些疾病如Wilson病、Menkes病等会导致铜代谢障碍,引起铜中毒。应当及时治疗这些疾病,避免铜中毒的发生。

总之,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,但是过量摄入或排泄障碍会导致铜中毒。应当合理饮食、饮用安全水源、减少环境污染、及时治疗疾病等,预防铜中毒的发生。如果出现铜中毒的症状,应当及时就医,接受治疗。

相关推荐